2025年9月17日,沙特阿拉伯与巴基斯坦在利雅得签署了一份名为战略共同防御的重要协议。这份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如果其中任何一国遭受军事攻击,另一国将自动参与共同防御。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协议签署前一周,以色列刚刚对卡塔尔实施了空袭行动,而沙特选择在这个敏感时刻推进防务合作,显示出其在安全事务上正逐渐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9月9日以色列发动的空袭行动中,以军战机直扑多哈,精准打击了哈马斯高级官员的驻地。令人玩味的是,袭击地点距离美军驻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不足30公里,而美军全程保持沉默。这一事件在阿拉伯世界引发强烈反响,特别是沙特等海湾国家开始重新评估美国安全承诺的可靠性,并积极寻求新的安全保障途径。
沙特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由来已久。数十年来,巴基斯坦军官一直在沙特军队中担任顾问,负责军事训练和技术指导。巴基斯坦的导弹专家还曾协助沙特发展导弹项目。此次签署的协议内容全面,涵盖军事协作、情报共享、联合防御等多个领域,明确规定两国将共同应对安全威胁。
展开剩余68%值得关注的是,巴基斯坦是伊斯兰世界中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据估计其核武库规模在160-170枚之间。通过这项协议,沙特实际上获得了一个隐形的核保护伞。虽然协议文本中避免直接提及核武器,但其中使用所有军事手段的表述,无疑给沙特提供了对抗以色列的战略威慑。
近年来,沙特对美国的中东政策越来越持怀疑态度。从美军仓促撤离阿富汗,到在中东地区军事存在持续缩减,沙特方面担心其高价采购的美制武器系统可能被远程锁定。这种安全焦虑促使利雅得寻求与伊斯兰堡建立更紧密的防务关系。
协议公布后立即引发地区连锁反应。以色列迅速召回驻利雅得的外交代表,表达对沙特偏离和解路线的不满。印度也表示将重新评估与沙特的能源合作项目。美国官方虽然表态关注地区安全,但难掩不悦之情。与此同时,中国因素也值得关注,去年成功斡旋沙特与伊朗和解的中国,其不干涉内政的外交理念与美式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沙特国内七成人口是年轻人,他们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度很高。在卡塔尔遭袭和加沙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签署这份协议,既是对外展示立场,也是对国内民意的回应。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决策包含多重政治考量。
该协议可能引发地区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伊朗媒体已警告可能出现区域核军备竞赛,阿联酋、科威特等国可能效仿沙特寻求新的安全伙伴。这标志着美国主导的中东安全体系正面临挑战,地区国家开始探索多元化的安全保障路径。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沙巴防务协议是全球权力格局演变的一个缩影。传统的大国保护模式正在被多边安全网络所取代,各国都在构建更加灵活、自主的防务合作体系。这一趋势不仅限于中东,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新的安全范式。
这份协议的意义远超双边范畴,它标志着中东地区进入安全架构重塑的新阶段。沙特的选择可能重新调整地区力量平衡,并对全球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未来,中东的安全事务或将更多地由地区国家自主决定。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十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