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行者二号”在1500米项目中勇夺小组第一;内乡县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通过24小时巡检机器人与AI算法,实现猪舍环境的智能监测与猪群健康的精准管理;安阳运用微痕增强与AI字形匹配技术,实现甲骨文数字化保护,让千年文明“焕活新生”……这些生动场景,正是“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
在“人工智能+”风口上,河南如何抢抓新机遇,跑出新赛道?记者近日采访多家企业,了解河南如何通过硬核行动走进人工智能竞技场。
基础丨前瞻布局,河南人工智能产业快速成长
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来自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与卓益得机器人联合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行者二号”在1500米项目中以11分45秒90夺得小组第一。
“‘行者二号’打破了人形机器人在自重、续航、动态性能、负载能力上的传统瓶颈,使其真正具备了在复杂现实环境中替代或辅助人类执行多样化、高难度任务的能力。”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执行主任李清都介绍。
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研发的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典范,其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的高度。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协同发展日趋加速。
股票十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